2017年9月15-16日,由中华中医药(amg88)学会主办,中药临床药理分会、江苏省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承办,上海亚美游医药(amg88)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华中医药(amg88)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2017年年会在南京隆重召开。会议主题为“挑战、机遇、传承、创新”,来自全国各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及企业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研讨新形势下推进中药临床研究学术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中华中医药(amg88)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中华中医药(amg88)学会临床药理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任德权教授、国家中医药(amg88)管理局科技司中医处陈榕虎副处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吕佳康高级审评员、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研究核查处王佳楠副处长、中华中医药(amg88)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主任委员胡镜清教授、江苏省中医院院长方祝元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党委书记王小宁教授等出席会议。上海亚美游医药(amg88)科技有限公司袁钧董事长作为中华中医药(amg88)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的常务委员,应邀参与了年会。
开幕式由中华中医药(amg88)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秘书长张俊华教授主持。首先由中华中医药(amg88)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主任委员胡镜清致欢迎词。胡主任在发言中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感谢,对江苏省中医院的组织承办工作表示了肯定,并期望此次参会的临床机构、申办者以及相关合同研究组织能在中药事业重大变革时期,尽早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更早地确定自己的定位,为未来中医药(amg88)学的发展,为中医新药创制工作的推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胡镜清主任致辞
江苏省中医院院长方祝元教授代表承办单位向现场专家同道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习总书记认为中医药(amg88)发展的三要素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全国广大中医药(amg88)工作者都是在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中医药(amg88)事业的宗旨,并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方祝元院长致辞
本次会议围绕近年来我国中药临床评价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分享成果,研讨对策,邀请国内众多知名的专家学者做高水平的学术报告。
张伯礼院士以“中医药(amg88)临床优势与评价”为题做主题报告
张伯礼院士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amg88)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医药(amg88)发展的规划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amg88)法》正式施行,中医药(amg88)在建设健康中国的伟大征程中将大有作为。中医药(amg88)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遇,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奖,以及一系列高质量临床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均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医药(amg88)成果的高度关注和认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amg88)伟大宝库,临床疗效和证据质量的提升是根本。张院士还强调,中医药(amg88)临床疗效验证的关键环节在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并提出四点建议:重视临床定位,明确优势是开展高质量研究的前提;注重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加强过程质量控制;重视建立并应用符合中医药(amg88)特点的评价指标;证据要成链,提供多层次的研究证据。
任德权教授以“中医药(amg88)临床研究展望”为题做主题报告
任德权教授就我国新药临床研发的新形势进行了分析,在“四个最严”要求下,做好中医药(amg88)临床研究工作存在诸多挑战。近两年,CFDA相继发布了多个公告和指导原则,细化了监管,也提出了方向。他认为,将中医药(amg88)四诊客观化数据,运用到中医药(amg88)临床科研中,应当重视并加快推进。任德权教授指出,在各位同道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开创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新局面、新境界、新高度。
陈榕虎副处长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医药(amg88)法,推动古代经典名方发展”为题做主题报告
吕佳康高级审评员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监管的新变化”为题做主题报告
王佳楠副处长以“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解析”为题做主题报告
唐旭东院长以“新版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编制体会与工作启示”为题做主题报告
大会还围绕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建设与转型、临床试验机构管理、中药临床研究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以及临床试验研究者GCP培训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分别由胡镜清、熊宁宁、王小宁、元唯安做主旨发言。参会专家分享了各自经验和看法,与CRO、申办方等参会代表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讨论。
胡镜清主任委员发表题为“临床试验机构建设与转型”的主旨演讲
江苏省中医院熊宁宁教授发表题为“临床试验机构管理的若干问题”的主旨演讲
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党委书记王小宁教授发表题为“中药临床研究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的主旨演讲
上海中医药(amg88)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元唯安发表题为“关于临床试验研究者GCP培训模式的思考”的主旨演讲
胡镜清主任委员在大会总结中指出,本次会议紧扣新形势下中药临床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学术报告水平高,内容丰富,特别是大会传递的国际临床研究的新趋势、中药临床研究管理办法的新动向、中药临床研究的新方向等信息,更新了观念,也提高了信心;今后中药临床药理研讨会,要更加开放、更加多元、更加活跃,鼓励CRO和申办方专家进行对话;依托学会平台,集中优势力量做好标准制定等工作。